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福利免费视频99|国产碰碰人人a久久香蕉|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色欲av无码久久蜜臀久久一区

歷史珍聞 您的位置:首頁 > 歷史考古 > 歷史珍聞  
漢字故事:《岳陽樓記》“曆”之寫法辨析
貴州文化網(wǎng) 發(fā)表于:2016-10-03 14:22:0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楊立新 點擊: 評論:0

  圖一:北宋“慶曆重寶”錢

  圖二:范仲淹“慶曆三年”楷書冊頁

  圖三

  圖四:乾隆八年張照書《岳陽樓記》

  圖五:《康熙字典》回避康熙名諱玄燁

  在人民日報社綜合樓報告廳后墻上,懸有已故總編輯范敬宜手書的《岳陽樓記》。書法秀骨豐神,俊朗雅逸,學問文章之氣郁郁芊芊,發(fā)于筆墨之間,充分展現(xiàn)了范先生高超的書藝、學養(yǎng)和才情。

  然而,令人頗感困惑的是,《岳陽樓記》首句“慶歷四年春”的“歷”字,繁體字卻寫成了“歷”,而非古代帝王年號專用的“曆”。

  大家知道,“歷”對應的繁體字有兩個:“曆”和“歷”。1964年《簡化字總表》公布后,兩字同音合并,并另造了一個新字“歷”(保留“廠”形,以“力”為聲符)。“歷”便兼有了“歷”“曆”兩字的全部含義。

  關(guān)于“歷”,《說文解字》釋為:“過也,傳也。從止,厤聲。”故“歷”表示經(jīng)過、經(jīng)歷之意,歷史、歷次、歷程、學歷之“歷”應為“歷”。

  但《說文》只收“歷”而不見“曆”,說明東漢中葉以前還沒有“曆”字。“曆”字出現(xiàn)最早的實物資料是漢靈帝時的“光和大司農(nóng)銅斛”,后又現(xiàn)身在北魏碑刻中。北宋徐鉉將“曆”收錄在《說文新附》中,釋為:“厤象也。從日,厤聲。”故“曆”為歷象之意,日歷、歷法、農(nóng)歷、掛歷之“歷”應為“曆”。中國歷代帝王年號中,武則天“圣歷”、唐代宗“大歷”、唐敬宗和唐文宗“寶歷”、宋仁宗“慶歷”、遼穆宗“應歷”、元文宗“天歷”、明神宗“萬歷”、南明桂王朱由榔“永歷”,還有日本十六個帶“歷”字的年號,均應為“曆”。對此,我們可以從歷代封建王朝鑄造發(fā)行的錢幣中得到印證。如宋仁宗慶歷元年(1041年)鑄造的“慶曆重寶”的錢文。

  不過,徐鉉在“曆”字下注曰:“《史記》通用‘歷’。”認為“歷”“曆”是可以相通換用的通假字,這樣“慶曆”也可以寫成“慶歷”了。但此說又被清代學者鄭珍推翻,其《說文新附考》稱:“按:歷乃曆象本字,非通用也。”所以,兩字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關(guān)系,“歷”為古本字,“曆”為后起區(qū)別字,之后兩字各有分工,不能隨意混用。

  因此,可以肯定當初范仲淹寫《岳陽樓記》用的是“慶曆”。如其親筆所題的“慶曆三年”。

  下面,還是讓我們以歷代書家所寫的《岳陽樓記》為證吧——

  (見圖三)

  以上的明清作品無一例外都寫作“慶曆”。范敬宜為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孫,一生書寫先祖的傳世名作《岳陽樓記》不知凡幾,會在這個尋常漢字上出錯嗎?問題恐怕沒有這么簡單。

  果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反例,物證就在岳陽樓。在岳陽樓的一樓和二樓,都掛有《岳陽樓記》的紫檀木雕屏,書寫者均為清代書法家張照,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慶厯(同‘歷’)。”

  張照(1691年—1745年)生活于康雍乾三世,該作落款日期為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既望(農(nóng)歷十六日)。為何張照一反既往地將“慶曆”寫成“慶歷”?

  仿佛電光石火一般,我猛然想起了清代的文字獄。對了,這個“曆”字很可能就是當時的避諱字!乾隆的名諱不就是弘歷嗎?

  乾隆的長兄名弘暉、次兄弘昐、三兄弘昀、四兄弘時、六弟弘晝、幼弟弘曕,名中第二個字均為“日”旁,故弘歷的繁體寫法應為“弘曆”。 1736年乾隆當上皇帝后,為避諱,改“曆”為“歷”。

  在古代中國,必須回避君主的名諱,否則就會犯“大不敬之罪”。陳垣先生在《史諱舉例》一書中說:“避諱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筆。”“慶歷”即為改字。如空字之例:唐代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將名將李世勣刪去“世”字作李勣,觀世音略稱為觀音。再如缺筆之例:康熙帝名諱玄燁,故“玄”“燁”兩字的最后一畫須省略。

  清代避諱制度最為嚴酷的是雍正、乾隆年間,《史諱舉例》稱:“雍乾之世,避諱至嚴。”當時倘出現(xiàn)“曆”字,一般都會被判死罪。故在洋洋約8億字的《四庫全書》中找不到一個“曆”字,甚至連大清歷法《時憲歷》也改稱《時憲書》。因此到了后世,“慶歷”這種寫法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貴州文化網(wǎng)聲明:此消息系轉(zhuǎn)載自新聞權(quán)威媒體,貴州文化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進行學術(shù)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業(yè)用途且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侵犯貴處版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絡(luò),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本站出處寫“貴州文化網(wǎng)”的所有內(nèi)容(文字、圖片、視頻等)均受版權(quán)保護,轉(zhuǎn)載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內(nèi)容首頁 > 歷史考古 > 歷史珍聞
> 相關(guān)文章
    無相關(guān)信息
> 網(wǎng)友評論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服務(wù)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版權(quán)聲明 |人員查驗 | 留言反饋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貴州文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主辦:貴州文化網(wǎng)融媒體中心 技術(shù)支持: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投稿郵箱:207656212@qq.com 商務(wù)合作QQ:40179119 電話:0851-83809958 手機15086320111(微信同號)

黔ICP備12003314號-2 備案標識貴公網(wǎng)安備52050202001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