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文化是一種遠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獲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觀念的幫助來超越自我,龍的傳人以偉大的浪漫主義心性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巫儺文化。"儺"乃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巫儺活動在生命意識上滿足了廣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長期以來,巫儺之風的傳承與流布融入習俗之中,即使在現(xiàn)代,仍以傳統(tǒng)文化的形態(tài)存留于民間。
巫儺活動在贛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經三千年的沿襲、發(fā)展,江西儺文化形成了歷史積淀豐厚、原始形態(tài)古樸、文化遺存眾多、文化體系完整等鮮明的特點;江西儺事活動分布廣泛,其中的許多民俗遺存和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據(jù)1995年調查統(tǒng)計,全省有25各縣(市)有儺事活動,保留的儺舞儺戲節(jié)目247各;江西儺被學術界譽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矚目,多次應邀遠赴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香港、臺灣地區(qū)表演、交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儺戲:從“酬神”到“娛人”的變遷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脫胎出來的戲劇形式,是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積淀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這種戲曲藝術形式,曾經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內的苗、侗、瑤、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躍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湘西稱之為儺堂戲、儺神戲、土地戲、師公子戲,湘南稱為師道戲、獅子戲、臉子戲,湘北一帶則稱為儺愿戲、姜女兒戲,湘中稱為還儺愿、老君戲等。
儺是古代驅疫降福、祈福禳災、消難納吉的祭禮儀式。巫儺歌舞逐步溶入了雜技、巫術等內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與其他地方戲劇種有所借鑒與交流,甚至出現(xiàn)了儺、戲雜陳的局面。隨后,我省各地的巫儺活動出現(xiàn)了逐漸戲曲化的傾向,劇目日漸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緒年間,儺戲已初步脫離了儺壇,登上了戲臺,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儺戲還進入到熱鬧的城鎮(zhèn)演出。
新中國成立之后,儺戲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儺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還保存著這種古老的戲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活動著一些業(yè)余的或半職業(yè)化的儺戲劇團。我省的儺戲藝人根據(jù)時代的需要,編演了一些反映社會生活的新劇目和改編整理的傳統(tǒng)劇目。如1955年由桃源藝人張樹生及徒弟吳志柏合演的師道戲《觀花教女》,曾參加我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津市挖掘整理的儺堂小戲《三媽土地》及大庸儺壇正戲《先鋒掃地》,參加了全省農村群眾藝術觀摩會演。鳳凰移植改編了現(xiàn)代儺戲《駱四爹買?!贰ⅰ堆a鍋》、《打銅鑼》,大庸創(chuàng)作了《修茅溪壩去》、《雙輪雙鏵犁》、《新繡花》等劇目。
儺戲的演出形式很特點。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qū)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本質,近年亦多絲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較為直觀地表現(xiàn)出角色性格。儺戲的面具來源甚古,可以追溯至遠古先民的紋面,是紋面的再度夸張,既增加了自我獰戾與異狀變形后的神秘感,對疫鬼增加了威攝力,又給人審美感受,增添了娛人功能。
另外,儺戲的演出形式與其他戲曲不同,它與沖儺等宗教活動融為一體。儺戲的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壇、開洞、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后就演出儺戲劇目。迷信的鄉(xiāng)人遇上一病兩痛、三災六難,以為是鬼神作祟,便請求神靈庇護,并許下儺愿。一旦到了還儺愿的時候,還要備好香紙、法器和祭獻的用品。清末儺戲班子,邊做法事,邊演儺戲。儺戲一般在愿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著神像,三面向觀眾,時空虛擬。儺戲班子里的演員也兼法事主持,他們既能唱、又能舞,還會“判卦”、“繪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儺戲班多以"壇門"組合,藝人一般以作法事開始,以唱《盤洞》戲為結束。湘北一帶還儺愿演出,則要經過發(fā)功曹、扎寨、請神、安位、出土地、點雄發(fā)猖、姜女團圓、勾愿送神等八大法事,有關劇目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與演出形同一體。
在儺戲演出中,還穿插著不少巫術表演。如撈油鍋、捧熾石、過火炕、跺火磚、吞火吐火、踩刀梯等。儺戲演員多是巫師出身,劇目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如臺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訣”,以及柳巾、師刀、師棍等特種道具的運用等.
儺戲的演出劇目不多,內容也較為簡單,大都與宗教和驅疫納福有關。一般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從請神的需要出發(fā),如《扮先鋒》,是請先鋒神女來投信的;《扮開山》是請開山神逢山開路的;《扮監(jiān)牲》是請監(jiān)牲郎君監(jiān)督祭禮時宰殺牲口的;《開洞》是請金角將軍打開桃源三洞,請出儺面具等。二是從娛神娛人的需要出發(fā),扮演一些與請神法事無關的劇目,如《孟姜女》、《三國戲》、《梁祝》等。從總體來看,儺戲劇目可分三類:一類是正本戲,多屬巫師作法事必須唱的,如湘西的《搬開山》、《仙姑送子》,黔陽的《發(fā)功曹》、《降楊公》,沅水的《梁山土地》、《蠻八郎》,澧水的《發(fā)五猖》、《白旗仙娘》,湘南的《下馬》、《監(jiān)秩》等。這類劇目宗教色彩濃,情節(jié)簡單,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二是儺堂小戲,在儺壇和高臺均能演出。如黔陽的《打求財》,湘西的《采香》,湘南瓜《造云樓》等。這類劇目宗教色彩淡一些,世俗及娛樂成分較重,常在法事程序中的"唱戲"部分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變化。三是一些稱為"外臺戲"的戲,如《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大盤洞》和侗儺三國戲《古城會》、《華佗賣藥》等。這類劇目戲曲化程度較高。儺戲劇目一般唱多白少,但也有一些白口戲。演出時以各地方言為主,生動樸實。這些劇目中,《孟姜女》格外受人重視。還儺愿法事的高潮就是演出《孟姜女》,劇中的男女主人公姜女、范郎,被稱為勾愿的神靈。戲唱完之后,沒下妝的姜女、范郎還要去向主家及觀眾"釋臺"、"勾愿",以示求吉消災或表示愿心已至,上神感知。因而有"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消"的諺語。
儺戲音樂比較豐富,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民間歌曲,這是儺戲音樂的基礎,包括山歌、小調、敘事歌曲、勞動歌曲等。二是民間歌舞音樂,曲調多屬分節(jié)歌體的上下句結構,段與段之間用打擊樂過渡,歌唱以一唱眾和為主。三是民間宗教音樂,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簡單,以口語性和吟誦性為主要特征,說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有時還在說唱中加入對唱和幫腔,臺上臺下應和。五是民間戲曲音樂,隨著劇目的豐富,唱腔的戲劇性增強,表現(xiàn)力加大,還吸收融匯了一些兄弟戲曲劇種的聲腔音樂,角色唱腔已呈雛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當唱腔和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曲調。六是民間特色器樂,常用的樂器是小鑼、中鑼、鈸小釵、鼓、師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樂器。這些樂器在儺戲音樂中的地位重要,有"半臺鑼鼓半臺戲"之說。湘西以及沅水、澧水一帶除沅陵儺戲腔用嗩吶伴奏句尾之外,其余大多為鑼鼓伴奏的清唱,一啟從和,氣氛熱烈,特色濃郁。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儺戲已成為我省一個頗有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初始時期那種宗教色彩已逐漸淡薄,“娛神”已成虛,“娛人”才是實。然而,如何既保持劇種特色,又擺脫昔日宗教和迷信的陰影,卻仍需不倦的探索和實踐。
儺面具:戴在臉上的歷史
歪嘴皺鼻的秦童、細眉小眼的的秋故婆、慈眉善目的土地菩薩、威嚴神勇的開山莽將……若能到梵凈山腳下的貴州土家族村寨看幾場原汁原味的儺戲表演,這些人物將一一登場,而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一張張古老而傳神的面具,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面具是儺戲表演的一大特色。在黔東北德江縣,全堂戲至少要用到24個面具,有時根據(jù)劇目演出的需要還要增加。而不同的儺堂戲班演出的劇目不同,他們所用的面具亦不同。
在德江縣舉辦的中國儺文化國際研討會上,這些面具匯聚一起,更是異彩紛呈?! ?/p>
古樸的面具演繹出鮮活歷史。中國西南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庹修明說,儺面具是原始宗教與圖騰崇拜的產物。從人類最初對太陽、大地的崇拜,到對神明的崇拜,透露了遠古社會形態(tài)演變的隱秘信息。經過上千年的演變,歷史上一些英雄人物也進入了神的殿堂,成為善良、慈祥、勇敢和正義的化身。儺面具也因此更加豐富,更受貧苦百姓的喜愛?! ?/p>
據(jù)介紹,儺面具的刻畫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式規(guī)則,如“男將豹眼圓睜、女將鳳眼微閉”,“少將眉一只箭,女將眉一顆線,武將眉如烈焰”等等。但同一個人物的面具又有變化,可同時繪成紅、黃、藍、白、黑不同的色彩。再加上“龍鳳”、“星宿”等各種類型的絢麗頭飾,將人物性格表現(xiàn)得更加鮮明生動?! ?/p>
德江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魏小松告訴記者,在黔東地區(qū)民間,至今還保存著不少有上百年歷史的面具。這些木制的面具雖已歷滄桑,但不同人物性格的粗獷與細膩、夸張與真實、詼諧與莊重,卻依然栩栩如生?! ?/p>
“只是這其中隱藏的種種情感,不同時代的觀眾將有不同的體會。”魏小松說。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