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福利免费视频99|国产碰碰人人a久久香蕉|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色欲av无码久久蜜臀久久一区

文化名人 您的位置:首頁 > 人物訪談 > 文化名人  
這些老前輩/于光遠:“文壇新秀”/李 輝
貴州文化網(wǎng) 發(fā)表于:2020-03-18 21:43:15 來源:大公網(wǎng) 作者:李輝 點擊: 評論:0

 

  于光遠先生其實并不姓于,他的本名是郁鐘正,一九一五年生于上海。

  郁家在晚清為上海城大家族。二〇〇二年適逢于光遠米壽之年。年底,我約請吉林衛(wèi)視的“回家”欄目,請于光遠重回上海,拍攝他的故鄉(xiāng)往事。此次他坐在輪椅上,重回故鄉(xiāng),走進兒時住過的顧家弄。面對鏡頭,他說:“今天,我坐著輪椅走天下,上海是我總也走不出去的一個城市。那里曾經(jīng)有我的家,我的少年時光。”從他那里,知道了郁家由盛及衰的故事。

  后來,郁鐘正改名為于光遠。

  回到上海,正好趕上于光遠母校大同高中九十周年校慶。大同中學的學生可謂人才輩出。參觀大同中學校史館里,于光遠一下子看到了查全性的名字。他說,正是查全性在“文革”結束后,一九七七年第一個提出要恢復高考,從而改變許多年輕人的命運。受益者中,當然包括我本人。大同中學校友中,還有丁石孫、錢其琛、錢正英……

  于先生常常喜歡自稱為“文壇新秀”。見到我,他經(jīng)常會說:“我這個文壇新秀,還是你給逼出來的。”聽他這樣說,我頗感滿足。

  一九九二年華僑出版社找我約稿時,我建議出版一套“金薔薇隨筆文叢”。我至今仍記得第一次走進史家胡同于家客廳的情景,于光遠讓我領略了他的健談,跳躍、流暢不息的思路。我談了我編輯這套叢書的設想,計劃安排的作者有汪曾祺、王蒙、林斤瀾、馮驥才、劉心武、王安憶等作家,同時也想請他出山。當聽到我說要給他編一本散文集出版時,他瞪大了眼睛,頭往后一仰,笑了起來。“我又不是作家,我哪能和他們排在一起?”我反覆闡述我對這套叢書的構想和對隨筆的看法,他最終被我說服了,同意編一本,這就是后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古稀手記》。

  出版《古稀手記》時,我為此寫一段評點文字:“為送呈胡耀邦閱讀,他整理出一段段‘手記’。他謙稱不是文壇中人,風格簡潔的文字,卻呈現(xiàn)出隨筆小品的別一類型。他在風雨中奮斗、歡呼、沉默、思考,他無意、也無暇做一個作家,但豐富的人生體驗和邏輯色彩,使他在隨意寫下的短章中,完善他的理性,同時給隨筆吹進一股清新的風。”

  我的眼中,于光遠一直充滿跳躍性的思維活力。性情中也常有他人少有的頑皮、風趣,這便使得他的文章于順其自然之中產(chǎn)生奇妙。寫孫女非非的成長記,寫自己的吃喝玩樂,寫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方方面面,汽車要大量走進中國就必須修建停車場……

  后來,我請于先生寫過一本回憶錄:《文革中的我》,其中對歷史的沉重描述,常常是以一連串的令人苦笑不得的“趣”來表現(xiàn)。這便是他的與眾不同,這也是一個精神自由者心靈的寫照。

  于光遠在《文革中的我》對歷史的沉重描述,常常是以一連串的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來表現(xiàn),或者說“黑色幽默”,這是他的回憶錄與他人不同的地方?;貞涗浝?,他以《當了一回“勝利者”》為小標題,講述一個頗為生動有趣的故事。一次,批斗于光遠的大會位于木樨地的政法學院召開。于光遠只身前往,他接下來這樣敘述:

  那一天,我去了。進門時要向我收門票。我說不知道要票,也沒有人給我什么票。守門的人斬釘截鐵地說:“沒有票就不能進去!”我對他說:“別人沒有票不能,我沒有票可還是要進去。”收票的人脾氣上來了:“你這個人真不講理!這個會沒有你,難道就開不成嗎?”“正是這樣,沒有我,你們的會就開不成!”我十分有把握地說。那人聽我這么說,一時猜不透我的來頭,有點兒懵了。于是我問他:“今天你們開的是什么會?”“批斗會。”他回答說。“斗的是誰呀?”我又問。“于光遠。”我說:“我就是于光遠,沒有我,這個會開得成嗎?”在一旁圍觀的人一下就炸了,原來這個“死乞白賴”要進會場的人,就是斗爭對象于光遠。

  那看門人還是不敢相信,叫來了組織斗爭會的人。來人說:“是他”,這才算“驗明正身”,將我放行。于是,我便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進去之后,便坐了“噴氣式”飛機。

 ?。ㄟx自《文革中的我》)

  于光遠筆下的黑色幽默故事,一直在延續(xù)……

貴州文化網(wǎng)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聞權威媒體,貴州文化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業(yè)用途且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侵犯貴處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本站出處寫“貴州文化網(wǎng)”的所有內(nèi)容(文字、圖片、視頻等)均受版權保護,轉載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內(nèi)容首頁 > 人物訪談 > 文化名人
>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 網(wǎng)友評論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版權聲明 |人員查驗 | 留言反饋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貴州文化網(wǎng)版權所有

主辦:貴州文化網(wǎng)融媒體中心 技術支持: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投稿郵箱:207656212@qq.com 商務合作QQ:40179119 電話:0851-83809958 手機15086320111(微信同號)

黔ICP備12003314號-2 備案標識貴公網(wǎng)安備52050202001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