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猶如陳釀,歷久彌香。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顧永沖不僅精制“陳釀”,還推陳出新,將這項古老民族技藝的神與韻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2018年7月25日,記者走進位于雷山縣城的銀飾街,見到顧永沖時,他正與雷山縣民族中學的老師討論銀飾班教學事宜。
“學校邀我去給孩子們上課,主要講授銀飾鍛制技藝。”顧永沖說,“在學校授課已有三年多,每個星期保證上一節(jié)課。”
作為一名非遺技藝傳承人,顧永沖不僅把給孩子們上課視作自己的義務,更把課堂看作是一個發(fā)現(xiàn)好苗子的重要場所。
顧永沖是雷山縣西江鎮(zhèn)烏高村人,幼時家境貧寒。“逢年過節(jié),我們家連一塊豬肉都買不起。”這是他對艱辛生活的深刻記憶。
“父親過世早,幾位哥哥分家后,我和母親、弟弟、妹妹住一起,家里的重擔便全部落在了我的肩上。”顧永沖說,“為了多掙一口飯吃,我13歲開始跟大哥學習銀飾制作,學成后,便憑著這個手藝,靠幫人打造銀飾討生活。”
1973年,顧永沖16歲,學成出師,正趕上改革開放的前夜。
“那時為了賣銀飾,走村串寨,挨家挨戶去敲門。大家生活條件慢慢好起來,需要銀飾的也比較多,我也靠這個撐住了整個家。”顧永沖說。
此后的十余年間,他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憑借著好手藝,改變了自身際遇,踏上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母親去世后,在弟弟的勸導下,我在雷山縣城租了個房子,開起銀飾作坊。”這一決定,讓顧永沖站上全新起點。
此后他在銀飾制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07年,顧永沖注冊成立了貴州永沖銀飾發(fā)展有限公司。
起步之初,艱難不可避免。“公司注冊需要3萬元注冊金。我那會兒只有1萬元,另2萬元則是跟人借的。”顧永沖說。
盡管不易,公司成立不久,卻有意外驚喜。“廣西的一個客戶,急需238件銀飾。”顧永沖說,“我找來15位師傅幫忙,大家不分晝夜地趕制了2個月,終于按期交了貨,賺了20余萬元。”
由難轉易,顧永沖信心更足。他決定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不僅把產(chǎn)品搬到阿里巴巴旺鋪銷售,更將公司注冊資金增加至600萬元。
為更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顧永沖潛心研究,積極改進打磨工藝,不斷完成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產(chǎn)品由此愈受歡迎。
市場大了,訂單多了,顧永沖最缺的就是銀飾鍛制的師傅。為此,他招收了不少帶薪學徒。“好多人都笑我笨,他們說,‘別的學徒都是交了學費才能學,你倒好,貼著錢請人來學。’”對旁人的不解,顧永沖一笑而過。
“我剛來的時候,師傅問我喜不喜歡銀飾鍛制。我說我本身就是苗家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銀飾的文化,當然非常喜歡。”周元江是西江鎮(zhèn)烏舜村人,兩年前,顧永沖發(fā)現(xiàn)了一心向學的他,并將他招至門下。
“我招學徒,只看兩樣,一是喜不喜歡,二是勤不勤快。就算一點基礎都沒有,只要這兩樣具備,我都招收。”顧永沖說,
周元江就是這兩樣都具備的人,卻對銀飾鍛制技藝一竅不通。對他這個零基礎的學徒,顧永沖給了最大的關愛。
“每個客戶的所需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產(chǎn)品,所需的技藝也各不相同。有些客戶會提供圖紙作參考,這個相對容易點。但有些只是口述一下,這個就得憑真本事。”周元江說,“可以講,銀飾鍛制是一個永遠不斷學習的過程,每天都充滿了全新挑戰(zhàn)。我很享受這種不斷創(chuàng)新、充實自己的生活。”
如今,周元江不僅學有所成,還有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收入。他已經(jīng)從原來每月拿1500元工資的學徒,變成了拿3600元工資的師傅了。
像周元江這樣的學徒,顧永沖帶了近20個,其中不乏貧苦戶。學徒不僅帶薪學習,每到年終,還能收到顧永沖發(fā)的獎金,這些獎金少則逾千元,多則上萬元。
推陳出新的理念,顧永沖不僅將之傳給了自己的學徒,更引入現(xiàn)代技術,把這一理念貫徹到那些造型新穎、別具匠心的銀飾產(chǎn)品上去。
“早在2003年,我就覺得銀飾鍛制的發(fā)展得靠現(xiàn)代化的技術。可惜我文化不高,這個事也只能在心底想一想。如今,兒子學成歸來,成為我的得力助手。”顧永沖說。
“報考大學時,對于選擇什么專業(yè)還是很迷茫的。父親推薦我學習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yè),以便學成后,可以回來幫他。所以就報了這個專業(yè)。”顧仲杰是顧永沖的孩子,2017年從學校畢業(yè)。
大學里,顧仲杰除學習專業(yè)知識外,還自學了3D打印技術,歸來后,他順其自然跟著顧永沖做起了這一行。
兒子的加入,帶來了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技術。以手藝為基底,以技術為支撐,讓顧永沖感覺現(xiàn)在干活路像是插上了翅膀:“以前趕不完、做不出的訂單現(xiàn)在都能接下來。”
“去年的一天,我正在河邊釣魚,接到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打來電話。他們發(fā)來一張銀飾剪刀的圖片,問我能不能做,我說可以。”顧永沖把圖片展示給記者看,這把銀飾剪刀造型奇特、結構精巧,為杭州大學的汪梅教授設計,曾在黔東南多地尋找鍛制師傅,都沒能找到接手的人,最后尋到了顧永沖。
“這個產(chǎn)品的難點,在于它的圖案非常精細,需要精雕細琢,很講究功夫。”顧永沖說。“顧仲杰負責在電腦上繪制比較復雜的圖案,我用手工完成剩余的部分。”
父子倆并肩作戰(zhàn),順利完成了這件不易完成的作品,獲得了客戶方汪梅的高度認可。
用實力和品質說話,更賦予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活力,顧永沖在銀飾制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現(xiàn)在我們正在趕制的,是北京的一個客戶下的訂單。另外還有一批訂單,由杭州的張老板訂購。”顧永沖忙得不亦樂乎。
顧永沖所說的張老板,名叫張國雄,想要做300件銀。
作者:康莉、楊光洪、王道東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