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阡木偶戲面臨失傳 三位八旬老人堅守傳承
【解說】貴州石阡杖頭木偶戲是流傳于貴州省石阡縣中的一種民間傀儡戲曲劇種,是宋元時期杖頭傀儡在貴州民間的唯一遺存,是國家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今只有三位年過80歲的老人在堅守技藝,努力傳承。
貴州石阡木偶戲面臨失傳 三位八旬老人堅守傳承
【解說】貴州石阡杖頭木偶戲是流傳于貴州省石阡縣中的一種民間傀儡戲曲劇種,是宋元時期杖頭傀儡在貴州民間的唯一遺存,是國家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今只有三位年過80歲的老人在堅守技藝,努力傳承。
【現(xiàn)場聲】(三位老人表演)
【解說】石阡木偶戲演出不受場地制約,只要有一塊不大的平地,就可以搭臺演出。藝人右手控制木偶的五官和頭部動作,左手控制木偶的雙手,配合頭部操縱四肢的動作,通過對一根拉線來操縱表現(xiàn)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老人付正貴說,表演一出精彩的木偶戲,不僅要有嫻熟手上功夫,還得要有引人入勝的唱腔。
【同期】付正貴
學(xué)這個要一只手掰這個木腦袋,另只手要能隨意操作,但是這個節(jié)目的唱腔必須要學(xué)到肚子里,你要三線合一,唱哪句話,唱幾個表情,這個頭、四只手,這個木腦袋的表情,這手上的操作,這要三線合一,這就跟電視劇那個圖像是一樣的,要合得起,你在外面看起才精彩,才驚人。
【解說】老人說,在以前,表演一出木偶戲一般需要6個人配合,如今還能熟練表演的,就只有他們?nèi)肆耍?0斤左右木偶,對于三位年邁老人來說,表演也變得越來越吃力。
【同期】付正貴
我一個人是演不出來的,一個人就只能管一個人,這替不了別人的。所以說我們這個是看起來簡單,學(xué)著又難學(xué)。
【解說】木偶戲一直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了7代人,老人付正華是第七代傳人,已經(jīng)和木偶戲相伴了75年,為了不讓木偶戲技藝斷失了傳承,除了堅守以外,不識字的老人開始找人記下他們幾十年的表演經(jīng)驗。
【同期】付正華
我們不識字的,你說不識字,我們就死記在肚子里,且不說我們教他們,我們是寫在本子上,我說他寫,他們是寫成了書,現(xiàn)在總的三十幾個本子了。父輩教下來就是不要失傳,要把這個一輩一輩傳下去。
【解說】由于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觀眾審美趣味衍變等緣故,讓木偶戲不僅失去了許多觀眾,也讓學(xué)習(xí)木偶戲的人寥寥無幾,
如今,在整個石阡縣,能完全熟練掌握杖頭木偶戲演出技藝的,就只有付正華、弟弟付正貴和堂弟付正文三人了。
(李婧 黃蕾瑾 貴州銅仁報道)
更多精彩內(nèi)容首頁 > 非遺文化 > 傳承人物 |
-
無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