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福利免费视频99|国产碰碰人人a久久香蕉|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色欲av无码久久蜜臀久久一区

<track id="z8kff"><input id="z8kff"><delect id="z8kff"></delect></input></track>
<i id="z8kff"><tr id="z8kff"></tr></i><source id="z8kff"><ins id="z8kff"></ins></source>
        作家訪談 您的位置:首頁 > 人物訪談 > 作家訪談  
        馮驥才新作《書房一世界》之《意大利小本子·拆信刀·風(fēng)鈴》
        貴州文化網(wǎng) 發(fā)表于:2020-03-28 09:27:29 來源:中國網(wǎng) 作者:馮驥才 點擊:876 評論:0

         

        書評人綠茶畫的馮驥才“心居”一景

         

        馮驥才先生可謂是“書世奇人”,他的書房有多處,我只去過天津大學(xué)馮驥才文學(xué)藝術(shù)研究院這處,這里存有他十幾萬種藏書,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供學(xué)生們閱讀。去年參加馮驥才“記述文化五十年”研討會,得以見識馮先生在學(xué)院里的各種寶貝和大量藏書。我畫的這幅只是他眾多書房中一個小小的角落。馮先生最新作品《書房一世界》中說:“生活的一半是情感的,書房的一半是精神的,情感升華了也是一種精神,精神至深處又有一種情感。書房里是一個世界,一個一己的世界,又是一個放得下世界的世界”。(綠茶 庚子春二月二十九)

         

        從上世紀(jì)80年代起,馮驥才先生就經(jīng)常游歷世界各國,不僅結(jié)識了許多海外友人,寫下了大量散文游記、域外手札,還從西方文明中汲取精華,用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和保護。中西文明的碰撞、比較和貫通融合,一直是馮驥才先生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文化思考的一大特色。

         

        海外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也在馮驥才先生的書房里留下了許多痕跡,并被他寫進了新書《書房一世界》中。在此選摘其中三篇,分享給您。

         

        01 意大利小本子 

         

        第一次去佛羅倫薩,在阿諾爾河上那個著名的古橋——舊橋邊,鉆進一個很小、很獨特的店鋪,不足十平米,專賣各種仿古的本子。店里有很濃的紙味和皮子味。這里本子一律遵照古法,手工制做,真皮封皮,抄造紙張,有的毛邊,有的金口,古色古香,非常招人喜歡。文人對空白的本子有種天性的喜愛。我書房里就有大大小小許多各具特色的空白的本子。這次,我選了一本回來,放在身邊,并給了這本子一個特殊的“職能”,倘我忽有一點什么哲思或詩情,生成了片言短句,便記在上邊。我這樣做,一切任由自然,決不冥思苦想。如此日積月累,漸成規(guī)模,后來自編一本類似泰戈爾《飛鳥集》和紀(jì)伯倫《先知》那樣的散文詩集——《靈性》,在三聯(lián)書店出版了,大多句子就來自這個小本子。

         

        這種句子都是腦袋里偶然的靈光一閃,忽來忽去,倘不記下,過后便無跡可尋。我要感謝這小本,它幫我把自己腦袋里許多奇妙的瞬間留住。

         

        可是這小本總不能隨身攜帶,如果睡前或醒來,腦袋里冒出來一句怎么辦?

         

        多年后,我又一次去佛羅倫薩,便特意跑到舊橋邊。歐洲這種老店是永遠(yuǎn)不會改換門庭的。我又挑選了一本。上次是褐色封皮,挺厚的手工紙,紙質(zhì)較松,拿在手里邊,感覺古老而醇樸。這次選的本子是墨綠色的皮面,略薄的手工紙,紙質(zhì)細(xì)密,氣質(zhì)典雅。拿回來后便放在床頭,專門用來記錄睡前或醒來偶得的要言或佳句。幾年里,一百頁左右的本子已經(jīng)記下了一大半。

         

        前年再一次去意大利,這次是專意探訪意大利中北部文藝復(fù)興的各種遺跡。佛羅倫薩是文藝復(fù)興的中心,一定還要再去。而且這次正好住在阿諾爾河邊的一家歷史十分悠久的旅店,就近又去到那家賣本子的老店,再選了一本。這次的本子式樣更古老,粗牛封皮,皮面做成多折,翻動方便,先前從未見過這樣的本子,這叫我格外喜愛。

         

        這本子也好似有靈性,當(dāng)天買回到旅店,腦袋里就蹦出一句,馬上寫在上邊:

         

        不敢挑戰(zhàn)是軟弱,

        不敢應(yīng)戰(zhàn)才是真正的軟弱。

         

        寫滿一閃靈光的意大利小本子

         

        02 拆信刀 

         

        拆信的感覺很特別,每封信里都像封著一些不知道的事,急于拆開一看。拆信刀便是書房的必需品。

         

        拆信刀往往還是一種別致的文人相贈的小物品,故我有多把,其中兩把,堪稱愛物。這兩把拆信刀都是從海外帶來的,都是銅的,都帶著一點特別的意味。

         

        一把是1985年,聶華苓邀請我和張賢亮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中心,在美四個月,其間游訪馬克•吐溫故居。此地在密蘇里州的漢尼堡,是密西西比河上一個有點繁忙又有點散漫氣質(zhì)的港口小城。那里保存馬克•吐溫故居、老街、昔時風(fēng)物和相關(guān)《湯姆•索亞歷險記》及一些小說中描寫過的不少細(xì)節(jié)。我和賢亮還代表中國作協(xié),向故居管委會贈送一套由翻譯家張友松先生譯的《馬克•吐溫作品集》。這套書給他們增添了一份驕傲。我少年時癡迷馬克•吐溫,甚至效仿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費恩淘皮搗蛋,鬧出一些笑話,帶著這種少年的記憶在漢尼堡游訪便十分盡興。臨走時想帶走一點紀(jì)念。在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最好是帶走一些真正的歷史遺物。我的運氣真好,在一家小古董店碰到這把拆信刀。店主告我,馬克•吐溫是1910年故去的,很快漢尼堡就成為一個文化朝圣的小城,訪者頗多,漢尼堡隨即建起一座挺好的酒店,并以馬克•吐溫之名命名。在酒店經(jīng)營了十五年時,特制了這種拆信刀做為紀(jì)念。時至今日,酒店不存,小刀成了歷史,有了保存的意義。這小刀為銅制鎏金,金皮磨損大半,刀柄是一個象征美麗與勇氣的獨角河馬的馬首;刀面上清晰地鏨刻著一行字,為:MARK TWAIN 1927。

         

        另一把拆信刀來自2013年。我在西歐(英法)游學(xué)中,特意沿著法國西岸北上,目的是看一看兩個人類史最殘酷的戰(zhàn)爭遺址:二戰(zhàn)的諾曼底和一戰(zhàn)的索姆河。一戰(zhàn)于1916年7月1日在索姆河打響,當(dāng)天就有6萬英軍士兵陣亡。戰(zhàn)爭一直打到多雨又寒冷的11月結(jié)束。德國士兵傷亡53萬人;英法聯(lián)軍79萬喪生。那場百年前人類相互之間匪夷所思的兇烈而野蠻的殺戮,至今在那片大地上遺留著累累傷痕。我曾把這些考察的細(xì)節(jié)與痛苦的思考,留在此行歸來所寫的一本小書《西歐思想游記》里。其中一段文字與這把拆信刀有關(guān):

         

        在廣闊的索姆河戰(zhàn)場的遺址上,至今仍不斷有戰(zhàn)爭的遺物出土。在博物館的紀(jì)念品店里居然還可以買到一些出土物品,如鋼盔、布軍帽、獎牌、刺刀、單筒望遠(yuǎn)鏡、子彈和炮彈殼、折疊飯盒、眼罩和《圣經(jīng)》等等。這其中一把小小的拆信刀吸引了我。刀柄是一顆子彈,子彈頭上切開一個小口子,插入一個用銅片制成的刀面,上刻一雙花朵。顯然這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士兵在戰(zhàn)爭的空閑里自制的,用來裁開家信。它流露著這位不知名也不知國度的士兵對家人、對生活、對和平的期待。在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年代,這小小的拆信刀傳遞出那場戰(zhàn)爭的惡魘籠罩中人性的渴望。這小刀感動了我,我把它買下,帶了回來,放在我書桌上。

         

        我這把拆信刀應(yīng)是一個特殊的意味深長的“一戰(zhàn)文物”。我想世界上再沒有第二把這樣的拆信刀了。

         

        兩把拆信刀

         

        03 風(fēng)鈴 

         

        第一次聽到風(fēng)鈴是在美國愛荷華聶華苓的家里。

         

        那是1985年,我和張賢亮去參加聶華苓和她先生、詩人安格爾主持的國際寫作計劃。我們和應(yīng)邀的各國作家住在愛荷華大學(xué)的學(xué)生宿舍五月花公寓里。公寓后邊是一個林木深郁的小山丘,聶華苓的家就在半山上。由于層層大樹的遮翳,我們不能隔山看到她那座簡潔又優(yōu)雅的山間木樓。

         

        聶華苓對來自中國大陸與臺灣的作家有一種天生的親切的情結(jié)。常常會在晚飯后打來電話,招呼我們?nèi)サ剿伊奶?。我和賢亮便繞到公寓后邊,登著一條山路去到她家。山不高,我們那時都四十多歲,身體有勁,說說笑笑就到了她的樓前。

         

        她的客室在二樓,很寬敞,一角放一張長長的餐桌。許多不同樣式的椅子中間放著一些藝術(shù)品。安格爾喜歡面具,靠樓梯的一面墻上掛滿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古老的面具。如果你表示喜歡,他就會像孩子那樣高興、得意。

         

        客室朝南一面,有一扇門通向一個寬闊的木構(gòu)陽臺。站在陽臺上可以看到愛荷華河流淌在大地上的遠(yuǎn)影,就好像一條長長的帶子伸向無盡;夕照時這帶子好像鍍了金那樣閃閃發(fā)光。

         

        我們在一起聊天時,不時會聽到一種極輕微、悅耳又悠長的聲音,一種好似發(fā)自金屬里的聲音。我問聶華苓這是什么聲音,她說你對聲音這么敏感。她領(lǐng)我到陽臺看,屋檐下一根細(xì)繩吊著一塊圓形的木片,木片下邊掛著十來根銀色的鋼管,每有風(fēng)來,鋼管輕搖,彼此相碰,遂發(fā)其聲。

         

        聶華苓告我這叫做風(fēng)鈴。那時,我們剛從封閉的社會走出來,第一次聽到風(fēng)鈴這名稱,第一次見到這種如此美妙地取聲于微風(fēng)的事物。也許那次在愛荷華的時間太長,去聶華苓家的次數(shù)太多,回國后每每懷念那次經(jīng)歷,念及華苓,總不免想起這鈴聲。由于有了往日的情愫,這鈴聲便更加妙不可言。但聲音的記憶總是飄忽不定,很難像畫面那樣具體地想起來,那次我為什么不從美國帶回這樣一個風(fēng)鈴?

         

        大約六年后,我到巴黎做人文考察,在巴黎圣母院對面的拉丁區(qū)住了兩個月。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時走進一個小店。這店里所售的物品全是與大自然相關(guān)。我忽然見到屋頂垂下幾個風(fēng)鈴,其中一個竟與聶華苓家陽臺上那個風(fēng)鈴?fù)耆粯樱@使我異常驚喜,買回來,掛在我書屋外的陽臺上。

         

        每每有風(fēng),便有鈴聲。每有鈴聲,心里便有一種牽動著昔日與往事的感覺。

         

        人不能陷在昨天里,又不能忘卻昨天。

         

        風(fēng)鈴的聲音,牽動著昔日與往事的感覺

        (文圖來源于馮驥才工作室)

         


         

        《書房一世界》 

         

        作者:馮驥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20-01

         

        裝幀:精裝

         

        ISBN:9787521207873

         

        本書為馮驥才先生2020年開年推出的全新散文集,輯錄77篇精妙短文,皆以作者書房中的一物一景起興,娓娓道來,串聯(lián)起作者人生的細(xì)節(jié),引申出不能忘卻的紀(jì)念,或是人生中必須永遠(yuǎn)留住的收獲,意境深邃而遼闊。

        貴州文化網(wǎng)聲明:此消息系轉(zhuǎn)載自新聞權(quán)威媒體,貴州文化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進行學(xué)術(shù)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業(yè)用途且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侵犯貴處版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絡(luò),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本站出處寫“貴州文化網(wǎng)”的所有內(nèi)容(文字、圖片、視頻等)均受版權(quán)保護,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內(nèi)容首頁 > 人物訪談 > 作家訪談
        > 相關(guān)文章
          無相關(guān)信息
        > 網(wǎng)友評論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服務(wù)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版權(quán)聲明 |人員查驗 | 留言反饋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貴州文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主辦:貴州文化網(wǎng)融媒體中心 技術(shù)支持: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投稿郵箱:207656212@qq.com 商務(wù)合作QQ:40179119 電話:0851-83809958 手機15086320111(微信同號)

        黔ICP備12003314號-2 備案標(biāo)識貴公網(wǎng)安備52050202001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