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第二屆中國—東盟(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開幕。此次活動將持續(xù)至4月18日,來自中國黑龍江、貴州、新疆、內蒙古、海南等17個省(市、區(qū))與東盟6個國家88項非遺項目,以及廣西區(qū)內的27項非遺項目匯聚非遺周,323位非遺傳承人精彩亮相綠城南寧。
開幕式現場(馮革里 攝)
越南的藤編技藝、面塑制作技藝,緬甸的漆器制作工藝,泰國北部的陶瓷制作技藝,柬埔寨的面具制作技藝……當日,在中國—東盟非遺大集市上,一個個極具特色的攤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現場還有廣西侗族大歌、黑龍江伊瑪堪與口弦琴、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等精彩路演,令人目不暇接。
越南面塑制作技藝展示
此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廳、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包括開幕活動、中國—東盟非遺大集市、中國—東盟非遺展演、中國—東盟非遺主題交流展示、中國—東盟非遺進校園成果展等,實現非遺保護多種形式的立體展示,搭建中國—東盟攜手加強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理利用、保護與傳承的合作交流平臺。
侗族大歌路演現場
活動期間,南寧市三街兩巷、人民劇院、邕州劇場將上演中國—東盟表演藝術非遺聯合展演,泰國孔劇《哈努曼追求蘇潘曼查》《馬諾拉祭祀舞》,越南官賀民歌《昨夜想念你》,中國的惠東漁歌《白絲絲》、洞庭漁歌《特特歌》、常德絲弦《新時代的新事多》,以及刀郎木卡姆、高山族拉手舞等非遺節(jié)目將陸續(xù)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燦爛多姿的優(yōu)秀文化。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藝術家載歌載舞,交流藝術表演技藝,共享文化藝術的魅力,為市民游客帶來藝術形式多樣、文化內涵深厚的非遺盛宴。
游客參與其中
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堅。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來,南寧市深入挖掘非遺資源,通過“文化走親東盟行”等平臺,有機整合文化資源,多方聯動,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東盟各國特色非遺戲劇;邕劇、壯族刺繡等也集體走進東盟各國的社區(qū)、學校。(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莫曲拍攝)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