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去了一趟南博,已然去過數(shù)次的我,這次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從前是走馬觀花,只得依賴展品的介紹文字。恰逢前段時間讀完了戴蒙德的《槍炮、病菌與鋼鐵》。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希望能說服讀者:歷史絕對不只是一個又一個的事實。人類歷史的確有普遍的模式,解釋那些模式,不僅能生產慧見,也是個令人著迷的事業(yè)。”他嘗試把人類社會的歷史當做科學來研究,在回溯歷史的過程中盡可能條分縷析地展示出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從而讓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是什么造就了現(xiàn)代社會,塑造未來的可能又會是什么。
由于時間匆匆,只參觀了歷史館的江蘇古代文明,一進門,古代的野生象,野生鹿,東北野?;杖辉谀浚瑯用才c現(xiàn)代的差別不大,只是身形比現(xiàn)代的碩大許多,人類最早起源于非洲,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隨著人口遷徙,一部分人口定居下來,從事農耕生活,而定居生活的前提是要擁有兩大因素,一是自然環(huán)境可供作物生長,第二是有可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經(jīng)過篩選改良,適合的作物種子被培育出來,供養(yǎng)人類,動物的馴化除了從事耕作外,就是為了獲取它們的奶和肉質以補充植物不足的蛋白質。野生動物是在能為人類生存所服務的前提下被馴化成家畜的,因此,體型過于碩大則不利于馴養(yǎng),性情桀驁的亦是如此。
接下去看到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舊石器時代的工具與其說是工具,不如說是天然形成的石塊,因其可以用作打磨,敲打,碾壓之用,故被稱之為石器,而新石器時代的工具,則明顯有了人為制造的痕跡,雖談不上精良,不過鉤子,磨具等工具的模樣已大相徑庭,種類也更為豐富。同時社會的政治形態(tài)也從最開始的人人平等的氏族一步步到有嚴格階層的城邦,這是建立在定居生活,人口逐漸密集的地區(qū)所需要的意識形態(tài),效率更高,也更有可能建造出大型建筑物以供養(yǎng)更大規(guī)模的人口增長。解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發(fā)展出一系列禮儀,祭祀用具,形成了初步的文化,燒制手法日益復雜,所用的材料也從陶質到陶土仿青銅再到青銅器。
社會便是一步一步由簡單走向復雜化,每一次飛躍都是前期的積累引發(fā)的質變,歷史不是一個個時間點堆積起來的,而是一條乃至多條連續(xù)運動的線,根據(jù)史料我們能對過去窺見一斑,丟失了史料記載的或是沒有記載的我們便無從考證,由此形成了文化斷層,記得一位導游曾說過,游覽這些人文景點不同于自然風光,不了解背后的文化,只能看個熱鬧,當時覺得是在吹噓他們的重要性,如今看來,當虛心求教。
喜歡逛展,開始難免有讓自己與眾不同的虛榮心作祟,但深入其中,時常有初通狹,而后豁然開朗,如獲至寶之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簡介:張憶蘇,98年生,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女孩,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曾作為采編加入學校雜志社,也獨立設計學校音樂節(jié)門票以及黨史宣傳海報,靜謐的夜時常給我以無限的遐想,臨于窗旁,沐著月光,讓生活中一切美好都在字里行間徜徉,現(xiàn)代快報舉辦的“燃情三行詩,禮敬新中國”征文選中發(fā)表詩歌并被收錄在《雨花》雜志808期中,個人代表作有《如果》、《成長》、《欲寄愁心與明月》等。
責編:張珺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