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化網訊 據“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綜合組有關要求,12月13日0時起,正式下線“通信行程卡”服務。“通信行程卡”短信、網頁、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 APP等查詢渠道將同步下線,這一條消息可謂引爆各大社交平臺。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行程卡就與我們寸步不離,耳畔仿佛還在回旋“請打開行程卡……請打開行程卡……”的喇叭聲,終于到了即將與它告別的時候了,回想行程卡存在的這些日子,對于它的強大之處,一直讓經常出行的人很是頭疼,卻又無可奈何,那么,作為一款科技含量十足的軟件,它真的就沒有漏洞嗎?這還得從它的工作原理說起。
根據官方介紹,通信行程卡是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共同推出的行程查詢服務,可以查詢個人國內和國際過去14天內的行程。一旦發(fā)現(xiàn)用戶曾在風險地區(qū)逗留過,回來后行程碼就會“帶星”或變色,由于各地的防控政策略有不同,行程卡發(fā)生的改變也略有差異。
行程卡的工作原理,主要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息、信令數據的采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
行程卡的工作依據,主要是通過分析手機信令和話單數據,由運營商通過用戶所用手機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關于前面所說的“漏洞”,問題就出在這里,由于基站信號可能交叉覆蓋、信令數據精度有限、數據更新延遲等技術原因,行程卡服務數據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什么叫偏差?換句話說,就是不能保證百分百準確,比如在兩省或幾省交界處接打電話,數據就很容易出錯,當然,這樣的特例很少,我們就一起來捋一捋真正的漏洞都有那些。
一、停留時間過短。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過短,比如乘坐高鐵、自駕等出行方式,途中只要你不查詢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就算你接打電話,也是不容易被記錄的。
二、手機全程關機。我們都知道,行程卡的工作依據主要是通過分析手機信令和話單數據,由運營商通過用戶所用手機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手機全程關機以后,運營商就無法索取用戶具體位置,更別說查行程卡。
三、電話卡選擇性“關機”。如用戶同時使用兩張以上電話卡,期間將其中一張電話卡取出或設置為“單卡單帶”模式,就算去到一個地方轉一圈回來,回來后再將這張卡用于行程卡查詢記錄,也是很難查到你的行蹤軌跡的。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行程卡的漏洞?歡迎評論區(qū)留言。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