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歷史悠久,往前追溯,是一個文明開發(fā)較早的地方。明代奢香開龍場九驛,名儒王陽明先生謫居此間立書院授徒講學,并創(chuàng)“知行合一”之說,大啟西南文教。
明清進士二十八
明清之際,貴州人才以“萬馬如龍出貴州”之勢,角逐于科舉場上,創(chuàng)造了“七百進士、六千舉人”,“三鼎甲(狀元)一探花”的驕人成績,被譽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在貴州的教育史和文化史上,譜寫了一曲光輝的篇章。
經(jīng)查閱《明清貴州進士科名錄》,發(fā)現(xiàn)修文表現(xiàn)不俗,中進士28人。雖明代修文僅2人榮登科名,然清代卻有26人,名列黔中第四位,排在貴陽(191人)、遵義(46人)、畢節(jié)(30人)之后,卻在黃平(21人)、都勻(19人)、安順(19人)、銅仁(12人)之前。
修文,是一座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士人勤學苦讀,志在功名。人人以“幼而學之,壯而行之”,“學而優(yōu)則仕”為生存的法則,視榮登仕途、揚名顯貴為人生的理想,雖經(jīng)百千挫折而不氣餒。明代有崇禎十三年(1640)溫如珍、十六年(1643)蘇國瓓中進士,之后,修文人才輩出世代不衰。清康熙年間,張乾亨、王嗣衍榮登科名;雍正年間,尹祖伊金榜題名;乾隆年間,尹德裕、李良棟先后榮膺進士;嘉慶年間,又傳捷音,王翔及劉灹、劉煒弟兄,袁如凱相繼進士及第;道光年間,寇秉鈞、聶逢恩、周際云、袁思韓(袁如凱子)、董炳章金榜題名;同治年間,胡日宣、袁思乾(袁思韓弟)、譚培堃再領風騷;光緒年間,陳后琨、胡治銓、戚朝卿、柴作舟、趙廷光、徐培光、丁良佐、陳國祥(陳后琨子)、劉鐘俊接踵而至,榮登皇榜。以上28位進士中,文進士25人,武選進士3人,這是修文的驕傲,足顯其文化之實力。
修文何以有此驚人佳績?
王陽明辦龍岡書院
修文地處黔中腹地,明崇禎元年(1628)朝廷將此地題名“敷勇”。兩年后,又在該地設衛(wèi)所,建衛(wèi)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撤衛(wèi)改縣,更名“修文”。這一地名的改變,標志著國家由亂到治,棄武從文,重視教化。
由于歷史的際遇,早在明正德三年(1508),修文迎來了偉大的哲人王陽明。當時,陽明先生因得罪宦官劉瑾,而謫居龍場驛。在其人生最困頓時,陽明先生磨礪心志,悟道講學,終于成就了自己的心學理論,亦為修文乃至貴陽播下了人才的種子。
自陽明先生在陽明洞創(chuàng)辦龍岡書院聚徒講學開始,開啟修文縣文化教育之先河;他對學生提出了“立志”、“勤學”、“改進”、“責善”四條規(guī)定,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精神,被譽為“黔學之祖”,對修文、貴陽以后的人才成長影響極大,可謂居功至偉,彪炳史冊。
歷屆知縣興文重教
明、清兩朝,修文人才輩出,在科舉考場縱橫馳聘,數(shù)領風騷,獲驕人成績,與歷屆知縣興文重教,親歷親為密不可分。
早在明崇禎五年(1632),就在龍場城東建文廟(亦稱“學宮”),建敷勇衛(wèi)學,修文始有官學。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學宮,仍設衛(wèi)學;二十六年(1687)6月,裁敷勇衛(wèi)改置修文縣,改敷勇衛(wèi)學為縣學;三十一年(1692),貴州巡撫衛(wèi)既齊捐資重建學宮,仍設縣學于其內(nèi);四十三年(1704),知縣林攀桂于縣學右側建義學1所,孤寒兒童免費入學;五十九年(1720),知縣朱齊年倡率舉人陳光裕等增修學宮,并購田一處,收其租為義學束修費。
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縣潘本智與教諭謝佳霖于學宮左側建縣儒學教諭署,右側建儒學訓導署,負責管理學務;五十年(1785),知縣秦睿于縣城察院坡永安屯重建龍岡書院。道光十年(1830),將各場收繳的刮斗糧作教育經(jīng)費,于龍場內(nèi)文昌宮、南門處之忠義孝悌祠和新場之忠烈廟建義塾3所;同治十年(1871),知縣俞渭于扎佐城內(nèi)建景陽書院。
光緒二年(1876)三年,知縣李崇畯以常平倉米租谷,先后在城隍廟和雙夢祠建義塾2所,各以斗谷40石為束修;七年(1881),知縣孫其正委紳團勸捐和變賣縣內(nèi)公田重建學宮;二十八年(1902),知縣曾沛霖就地籌款培修察院坡龍岡書院,奉令將書院改為縣官立龍岡初等小學堂;三十二年(1906),置勸學所,設視學員1人,負責私塾改良和小學堂行政管理,縣境興起新學之風。知縣楊永裳在龍岡書院增設高小,改名為官立初、高兩等小學堂;改扎佐書院為扎佐初等小學堂,并在狗場(今久長)、小箐兩處創(chuàng)辦初等小學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天下之山聚于黔,其山磊落峻拔,雄直清剛之氣,一鐘而為巨人”。這是康熙年間,貴州巡撫田雯在《黔書》中對貴州地理環(huán)境與人格特質的描述;同樣,也正是修文人奮發(fā)圖強意識的體現(xiàn)。
修文雖距貴陽不遠,但明代仍是關山阻隔,屬夷蠻之地;王陽明辦龍岡書院時,貴陽的許多學子背著干糧,步行前往求學聽課。自此以后,修文許多讀書人把“少而學之”、“壯而行之”、“學而優(yōu)則仕”視為人生目標,伴著孤燈,而壁苦讀,譜寫人生的華彩樂章。
經(jīng)查閱資料,明清兩朝,修文人才成長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并以家庭、親緣和師承關系為主導。他們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重視家學、家風的傳承,視獲取功名為正途。如劉灹、劉煒兩兄弟,袁如凱、袁思韓、袁思幹“一門三進士”,陳后琨、陳國祥父子等,他們恪守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在人生道路上“立德、立言、立功”,他們的勛業(yè)偉績和人格魅力,影響深遠。
值得一提的陳國祥,字敬民,生于清光緒三年(1877)。國祥少而聰穎,性情敦厚;年十八,父逝,家庭陷于困境。國祥振作精神,發(fā)憤苦讀,是年鄉(xiāng)試,名列第二;二十七年(1901),陳國祥進京會試,金榜題名,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翌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從而結識梁啟超,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年秋,陳國祥學成歸國,清廷授予其待講銜,再次任翰林院編修;次年,經(jīng)河南巡撫林紹年舉薦,陳國祥出任河南法政學堂教席,不久繼任河南咨議局籌辦處總辦。宣統(tǒng)三年(1911),風起云涌的辛亥革命爆發(fā),陳國祥毅然投身于辛亥革命,走上了自己新的人生道路。民國元年(1912),陳國祥被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在北京參與組織共和協(xié)進會;協(xié)進會與民主黨、共和黨合并為進步黨后,陳國祥與梁啟超、湯化龍等是其主要成員。次年,陳國祥入選國會眾議院議員、副議長,進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頂峰。在反袁護國運動中,其政治立場及作為,使他成為民國初期政壇上風云一時的人物;民國十年(1921),正當他風華正茂之時,病魔卻無情地奪去了他的生命,病逝于北京,享年44歲,給后人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修文作為文化名城,名副其實,文化傳承,源遠流長。在現(xiàn)代,上海知青葉辛,上山下鄉(xiāng)來修文落戶,興許沾了這片土地及王陽明的靈氣,寫出了《蹉跎歲月》、《孽債》等數(shù)十部小說作品,成為國內(nèi)著名作家之一;本土成長走出的70后知名作家肖江虹,中篇小說《百鳥朝鳳》,被著名導演吳天明改編成同名電影,國內(nèi)放映好評如潮。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說《儺面》,獲魯迅文學獎,這在貴州尚屬首次,他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人。(作者:江躍華)
(責任編輯:劉涵)
更多精彩內(nèi)容首頁 > 魅力貴州 > 地域文化 |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