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化網-黔東南頻道 | 您的位置:首頁 > 貴州文化網-黔東南頻道 |
“我們利用周末晚上的時間,分組分片組織召開板凳會,多方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等下一次組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就能張貼公布新修訂的‘村規(guī)民約’了。”地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庭高深有感觸地說。
群眾的事情,群眾自己商量著辦。自和美城鄉(xiāng)“四大行動”開展以來,黎平縣孟彥鎮(zhèn)地理村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當成落腳點,以人居環(huán)境為重心,以移風易俗為切入點,充分發(fā)揮組織優(yōu)勢,多方發(fā)力,不斷完善各項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我們村的年輕人大多在外務工,為了能讓返鄉(xiāng)人員多點時間陪伴家人,我建議農歷臘月廿五日至正月初五這幾天,除了特殊事情,就不要辦酒席了”“操辦紅白喜事不能浪費,我建議菜品要控制在10個以內”……10余名群眾圍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訴說著。
每個周末的晚上到網格議事點開“小會”,如今成了地理村村民的習慣。有啥訴求,來這兒說,準有人幫著出主意。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孟彥鎮(zhèn)地理村結合當前開展的和美城鄉(xiāng)“四大行動”,組織村“兩委”干部和包村干部“帶著板凳進村寨”,就修訂“村規(guī)民約”、庭院美化、安全生產等多方征求民意,不僅暢通了讓群眾“說”的渠道,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也越來越強了。
把開會變成聊天,通過“拉家常”來解決村里的大小事,讓鼓樓、院壩成為群眾的“議事廳”,在聊天中高效解決群眾身邊小事難事,群眾的幸福指數正在不斷“升級”。
今年以來,地理村共組織召開“板凳會”6次,收集意見和建議9條,解決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3起,清理牛皮癬廣告42處,整治亂堆亂放及垃圾死角13處,建成花園、菜園4個。
“不斷將鄉(xiāng)村治理工作做實做深,以黨建引領“1+4”為抓手,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和美城鄉(xiāng)‘四大行動’,通過黨建引領開展各方面治理工作,讓治理措施更實,效果更久。”孟彥鎮(zhèn)地理村聯系村領導說。(朱佳恒、楊孝果)
統籌:劉禹涵
責編:張珺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