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福利免费视频99|国产碰碰人人a久久香蕉|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色欲av无码久久蜜臀久久一区

好書推薦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出版 > 好書推薦  
《白山黑水鑄英魂》:紀傳體影像史方式講述東北抗聯故事
貴州文化網 發(fā)表于:2021-10-15 01:51:20 來源:光明網 作者:韓飛 點擊: 評論:0

   作者:韓飛(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講師;李英杰,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研究生)

  中國教育電視臺近期推出了六集文獻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該片由知名電視人陳宏擔任總編導、作家薩蘇擔任總撰稿,講述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英雄故事。該片也是首次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準確、全面地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東北抗聯領導人的英雄事跡,在內容選擇和表現角度上取得突破,填補了東北抗聯歷史影像的部分空白。

  作為以紀傳體影像史方式創(chuàng)作的東北抗聯題材紀錄片,該片在挖掘、收集、考證人物歷史資料方面做到了豐富多元。影像、檔案、手稿、報紙及口述,不僅還原了諸多歷史現場,也讓抗聯領袖的人格顯得生動可感。為了保證歷史細節(jié)的準確,影片在腳本階段就對每位英雄生平經歷進行了細致地核實。羅登賢是否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張甲洲紅軍第三十六軍軍長的頭銜是否表述準確……這一系列史學問題不僅是對個人歷史的考證,也反映了歷史文獻紀錄片主創(chuàng)對黨史、軍史的責任和擔當。

  此外,在歷史資料和文獻的呈現上,影片做了不少場景化設計,使資料內容和背景環(huán)境融為一體,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料堆疊和前后的畫面產生跳躍感、畫面剪接不流暢的情況,保持了整體視覺風格上的協調統(tǒng)一。

  第二集《張甲洲》采用懸念引領式開頭,最終通過深入探訪,挖掘出了這位革命家傳奇的求學歷程。后來被黨組織調回東北抗聯,張甲洲在離別時對妻子說,祖國一定會解放,那時我們再家庭團聚。確實聽到我犧牲了,是你的光榮,也是你的苦難。你還年輕,就另找可心人。本集至此,觀眾眼中的張甲洲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武裝進行抗日的將領,他還是一位清華和北大的“雙料學霸”和一位深愛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英雄事跡背后的傳奇人生,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

  影片注重建構當下與歷史的對話關系,讓當代人參與動態(tài)見證、尋找、挖掘、傳承歷史。在第四集中,主創(chuàng)回到了以趙尚志將軍命名的尚志市,并跟隨當地黨史專家的腳步,回訪了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遺址。微微晃動的鏡頭畫面中,當地人和主創(chuàng)共同來到了遺址所在地。在紀念碑前,大家回憶起當年趙尚志和十三位戰(zhàn)士寫下的誓詞——“誓死武裝東北三千萬同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到底”。此時音樂和鏡頭一同升起,觀眾得以俯瞰這塊英雄的土地。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感將觀眾與英雄、當下與歷史連接了起來。

  該片紀傳體的創(chuàng)作方式也為故事化帶來了難題。人物紀錄片敘事容易流于時間推動、事件羅列。雖然人物是真實的人物,事件也是真實的事件,但人物和事件之間總是缺乏時空與情感的聯系,讓觀眾看起來覺得疲倦乏力。如何賦予事件關聯性、賦予人物戲劇性?如何讓事件成為故事,讓人物成為本集歷史敘事中的主角?或許要像這部作品一樣,通過設置懸念、構建戲劇沖突的方式來優(yōu)化紀錄片的敘事表達。此外,因為文獻紀錄片主要描述的是“過去時”,易存在畫面不夠豐富的問題。該片加入二、三維動畫,并適度采用了情景再現的手法,提升畫面沖擊力和節(jié)奏感,增強故事敘述的形象性、可看性,但總體上保持了一種嚴謹和克制的態(tài)度,部分以寫意性鏡頭處理,情景再現在拍攝上總體堅持了“不露人臉、不要臺詞”的創(chuàng)作原則,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該片的歷史真實性。

  在紀錄片邊界愈發(fā)被開拓的當下,“紀實”很難再成為文獻紀錄片單調枯燥的理由。觀眾對文獻紀錄片的專注點,也不再僅限于成堆的歷史文獻,而是更多關注歷史、故事、人物與當下的關聯。作者需要巧妙平衡影片的欣賞價值和文獻價值,讓觀眾找回觀看紀錄片的興趣,以此釋放紀錄片認知、教育、審美的多元功能。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3日 14版)

貴州文化網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聞權威媒體,貴州文化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業(yè)用途且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果侵犯貴處版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本站出處寫“貴州文化網”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視頻等)均受版權保護,轉載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內容首頁 > 新聞出版 > 好書推薦
>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版權聲明 |人員查驗 | 留言反饋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貴州文化網版權所有

主辦:貴州文化網融媒體中心 技術支持: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投稿郵箱:207656212@qq.com 商務合作QQ:40179119 電話:0851-83809958 手機15086320111(微信同號)

黔ICP備12003314號-2 備案標識貴公網安備52050202001313號